欢迎来到烟草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烟草产品 > 正文

“生防技术员”变身新烟农

作者:佚名 来源:浙江省烟草专卖局 时间:2023-09-03

  当下,烟叶产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城市回到乡村。这是一片广袤的土地,也是一方创业的舞台。杨善辉就是一位在这方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年轻人。

  95后“生防技术员”谋转型

  杨善辉今年27岁。2019年,他从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烟草栽培与加工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生防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生物防控相关工作。每年的4月至9月,他都会到楚雄支援地方推广防虫治虫技术。去年年底,他辞去了工作,在楚雄州南华县龙川镇流转了80亩土地种植烤烟,从一名“生防技术员”变身为种烟实践者。

  杨善辉自幼聪明好学,从小学、初中、高中再到技术学院,他努力学习,父母几乎不用操心。父母在家种着30亩地,管理着茶树,每年采摘鲜茶叶的纯收入在3万元左右。他还有一个弟弟在读书,再加上他在学校的开销,对父母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看到父母劳作辛苦,杨善辉便利用课余时间干兼职、做小生意,自己赚够生活费和学费。正因为学生时期与社会的接触,锻炼出他做事有规划、看事有远见的特点。

  说起为什么会选择种烟,杨善辉说:“我本身就是学农的,想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一步一步来,就先从种烟开始。”

  选定了方向,说干就干。通过别人介绍,杨善辉找到了南华县龙川镇的种烟“老把式”张文钦,咨询相关事宜。“现在种烟大环境好,对烟农有好多扶持政策。”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杨善辉决定租80亩地来种烟,于是,龙川镇张和屯村的种烟队伍里,新增了一位95后新烟农。

  杨善辉说,张文钦就像他的老师一样,从烤烟育苗、整地理墒、烤烟移栽再到揭膜培土等生产过程,张文钦一直带着他做。有了张文钦当“参谋”,他也吃下了种烟的“定心丸”。

  勤思敢闯,沃野中描绘新蓝图

  谈及种烟,杨善辉直言:“农业就是靠天吃饭,先一步一步来,我想先把烤烟管理好,把自己会的技术运用上,把烤烟的产量和品质提升上去,再想下一步。”

  要想把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与实践相结合,必须积极参与各类生产技术学习及现场培训。杨善辉告诉笔者,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他就请教有经验的烟农和烟草部门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都会到现场指导。

  为了提高烟叶种植效率,杨善辉还购买了微耕机和培土机,自己摸索着开。“现在的人工成本很高,每家都有活要做,农忙时不好请工。能用机械的,我就买来机械自学,多学点技术在手上总是好的。”杨善辉说。

  今年80亩土地的整地理墒工作,全是靠杨善辉自己用机器完成的。前期天干,烟地缺水,又刚好遇上水稻栽种,他只能趁晚上村民家的稻田水放满,再一夜一夜地去守水、放水。周围的乡亲感慨:“这孩子能吃苦。”

  种烟的路对青年人来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自己就是学农的,家里以前也种过烟,但真到自己独自来管理几十亩地,还是有些担心的。特别是遇到天灾,前期的辛苦就白费了。”但这些困难又怎能难倒怀揣热情的杨善辉?

  “有一次突降暴雨,我不在家。等我第二天一大早去到烟地里时,好几块田都被水淹了,我心里很着急。后来当地的烟叶技术员知道我家的情况后,立即组织村民来帮我一起渡过难关,水退了我的心也踏实了。”杨善辉回忆道,“天灾难防,灾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烟叶站的同志和技术员的指导和帮助,我也就有了底气!”

  就是凭借着这股吃苦耐劳、勤思敢闯的精神和身边人的帮助,杨善辉开启了他的新烟农之路。

  “下一步我打算开一家农业公司,做蔬菜批发、绿色食品销售。如果今年效益好的话,烤烟采完后我打算去泰国看看蔬菜市场,把我的农业发展规划一步一步地实施起来。”杨善辉满怀信心地说。

  作者:陈婧媛 作者单位:云南楚雄州局(公司)


原文链接:https://zjyc.tobacco.gov.cn/art/2023/8/30/art_70_1072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