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草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出书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8-03

  家里的书架上,摆放着几本印有自己名字的书。这些书中,有我参与出版的,有我具体编辑的,还有我自己的作品集。

  对于文人墨客或者专家学者来说,出书是立言的大事业,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尤其是那些著作等身的大家,一年出一本书是家常便饭。可对于我这个没上过大学、在基层工作的门外汉来说,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说起来心里五味杂陈。

  第一次接触出书这件事的时候,我只有20多岁,在河南宝丰烟草办公室工作。当时宝丰烟叶生产走在全国前列,时常有上级领导和著名专家到此考察指导,参观团队络绎不绝。有一年春天,单位让办公室负责出一本书,全面反映烟叶生产工作的成就。接到任务,我们一筹莫展,因为那时候还不太时兴出书,我甚至都没听说过出书这个词。

  一天,当时在新华社国内部做记者的王满给我打电话,说出差返京途中路过宝丰,想做个采访,希望我去接站。我一听,喜上眉梢,真是瞌睡送个枕头——正是时候。他到宝丰的当天晚上,单位开会研究出书事宜,我提议邀请王满参加,领导欣然同意。会上先讨论书名,大家各抒己见,气氛非常热烈。我一边听大家发言,一边在想书名的事儿,想到全国烟叶生产现场观摩会在宝丰召开的时候,肯定了宝丰烟叶生产发展的成绩,宝丰烟叶生产走过的路子,可以说是中国烟叶生产发展的一个缩影。所以轮到我发言时,我提出的书名“烟草发展之路”得到王满和单位领导的一致认可。在讨论全书框架时,王满提出了清晰的整体思路,并建议请上级领导和著名烟草专家题写书名、题词、作序,大家一致同意。

  接下来,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出书的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盛夏时节,散发着墨香的《烟草发展之路》一书正式出版发行,约14万字。应当说,王满是这本书的策划和指导,如果没有他专业的帮助,我们在出书过程中不知道会遇到多少困难。通过参与出书,我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很多过去不曾涉猎的知识,知道了出书的不容易。同时,对“书”也有了新的认识。我意识到,爱护每一本书,是对作者、编者和出版者的深深敬意。

  一晃近20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出书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我也调到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豫西小城三门峡工作。说起三门峡,这里不仅有闻名于世的仰韶文化遗址、黄河峡谷中的航标“中流砥柱”,还有千古美谈“召公遗爱”,有“四知先生”留下的千古美名,据考证还是两千年前老子著就《道德经》的地方。2010年,三门峡市局(公司)顺势而为,在全市系统开展道德建设年活动,并征集了800多篇道德小故事。

  活动结束后,单位要求出一本道德故事集。作为活动办主任,编辑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我的头上。让我没想到的是,逐篇审阅稿子的时候,发现质量很不理想,尤其重复问题非常突出,同样的小故事,很多单位都有。怎么办呢?我把稿子全部拿回家,在客房1.5米宽的床上按单位摊开,晚上加班挑选。经过半个多月,筛选出200篇进一步修改完善。几经推敲斟酌,最终确定170篇成书,约11万字。在封面设计上,我请教书画界的朋友,选取九曲黄河旭日东升的图片通栏压底,《道德故事》四个字用丰腴雄浑、端庄阳刚的颜体,封面厚重大气,与正文内容相得益彰。这本书出版后,不少读者认为清新脱俗、内容充实。

  第一次编书的经历,让我对出书的不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让我懂得,出书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要对读者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因为社会需要的是高质量有营养的书籍。

  山清水秀的三门峡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自然生态条件优越,非常适合优质烟叶生产。人们说三门峡的烟叶长在天然氧吧里,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有机肥,加餐还得品豆浆,是多个卷烟品牌不可或缺的原料。2018年,单位领导给我安排了一项“副业”,在干好本岗位工作的同时,编辑出版《三门峡烟叶故事》,为烟区发展作点贡献。接到任务后,我二话没说,开始发动大家回顾过去的难忘经历、总结工作亮点、收集历史资料,尽可能全面描绘三门峡烟叶发展历史。两个月下来,尽管收到了几十篇故事,但烟区发展中的一些大事、一些重要节点和重要人物,都没有或极少在故事中被提及。

  总不能出一本不咸不淡的书吧!无奈之下只好另辟蹊径,逐单位召开座谈会,现场命题,深度挖掘,寻求突破。这种笨办法收效比较明显,大部分单位都补充了一些篇目,尤其是种烟大县卢氏补充比较多,最早种烟的陕县补充比较全,做到了好事不遗漏、大事有记录。金秋时节,我组织熟悉烟叶工作的同志对稿件逐篇把关筛选,反复斟酌,精打细磨,最终收录73篇入书,约11万字。当人们看到这本有关烟叶工作的故事集时,几乎都是眼前一亮。

  再次负责编书,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出书的认知——好书来之不易。出一本好书,不仅需要精益求精、臻于至善,还需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对历史负责任的精神。

  尽管出书是个苦差事,但我仍然乐此不疲。如果说两本故事集是受命而为,接下来编辑出版的个人新闻作品集《那些年,那些事儿》,就纯粹是兴趣使然了。

  早些年,我在各级党报党刊以及行业报刊发表了一批稿子,还在新华社发过稿件、上过内参。家里有两个纸箱专门存放积攒的样报样刊,每次搬家都舍不得丢掉。那年国庆佳节,我把保存了几十年的资料全部找出来,数了数有近300篇,经过一篇一篇挑选,最终选定了58篇约14.5万字。假期过后,我利用业余时间校对编辑,按照原来报刊发表时的标题样式,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分为消息、通讯、访谈、人物、深度报道5个板块。

  正文有了,还没有序言,请谁作序呢?非常感谢新闻界的两位大家,一位是原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会长莫新元,一位是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许宝健。莫老师在《人民日报》经济部的时候就对我帮助很大,特别是在刊发通讯《不“战”而胜夸宝丰》的时候,还配发了评论《只有提高质量才能不“战”而胜》,在全国烟草行业引起较大反响。莫老师在江西南昌探亲访友时接到我的电话,满口答应。许老师在《经济日报》农村部的时候,多次编发我的稿子。有一年,我写了一篇报道《农兴则商旺》,许老师编辑后发在农村版头条位置,并配了长篇评论《协调好利益关系最重要》,与我的稿子篇幅差不多。接到我的电话,许老师也是爽快答应。

  朋友劝我买个书号,正儿八经出本书,被我婉拒了。我在这本书的扉页里写下:难忘那些年,难忘那些事儿,最好的怀念就是挑选出一部分自我感觉良好的稿子成书,自娱自乐。书印出来了,跟随我多年的那两个纸箱,也终于挪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