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草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闲来谈读书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5-21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今中外,人们对读书推崇备至。

  我们要通过读书温故知新,还要学新知新,这样我们的本领才能不断增强,我们的思想才能保持活力与时俱进,更好地胜任所肩负的工作。

  有学者把读书划分为四重境界,认为读书的处境、目的、基础不同,相应的效果也就各有千秋——为了考试读书,任务型阅读;全凭喜好而读,愉悦型阅读;注重学以致用、长见识提能力而读,提高型阅读;以读书洞人性、悟社会,培养为人处世态度,参悟型阅读。而今,相对于愉悦型阅读,我们更需要大量的提高型阅读。面对新情况、新任务,要做出新的业绩,我们要避开“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危险,通过读书学习来充实自己。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更全面地看待问题的视角。

  古人提到了很多读书方法,大多从重视阅读效果的角度出发,比如梁启超的“三步法”、袁仲谦的“博专并举法”、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钱伟长的“三级跳远法”、吴晗的“红线拴钱法”等。其中,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阅读堪称读书方法宝典。他在《又答王庠书》一信中讲到,每一本书要读很多遍,每次都要带着不同的问题去读,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比如读《汉书》,第一遍学治道,第二遍读兵法,第三遍看人物,第四遍览官制,反复几遍,融会贯通。读透之后,即使“八面受敌”,也能轻松应对。

  近来读了两本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书,感触颇多。读《故事处方》,有些枯燥,难以下咽,粗粗浏览了一通。然后读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与自然、社会抗争的人性之光特别吸引人,我揪着心一口气读完。书中关于画作的描写,如同电影镜头在眼前一一展开,从简练线条到后期的放肆色彩,让我从《呐喊》想象到《星空》,犹如在荒野上开垦乐园,美不胜收。欣赏过程中,我发现《故事处方》中给出的健康作品标准,在毛姆的作品里都可以得到验证。于是再次捧起《故事处方》,两书相遇,顿觉久旱逢甘霖,浸润透彻。《故事处方》里提到健康写作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症解决的方法——从主旨“隐形磁河”的贯穿始终,到主人公的潜在需求前后成长,再到角色展示要以主人公自己的行动语言而不是作者的概括陈述来进行,诸多“病例”解析令人拍案叫绝。

  黄庭坚对读书情有独钟,曾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抛开推杯换盏的喧嚣,离开夸夸其谈的“朋友座谈会”,放下手机,翻开历史书籍,打开小说世界,捧出诸子哲学,追寻先贤的义气与智慧,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自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