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草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烟草产品 > 正文

榛子“烟”事

作者:佚名 来源:浙江省烟草专卖局 时间:2022-09-19

  种过地的人都知道,想从土里刨金子,那可不容易。不过,在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榛子乡,宜昌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按照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坚持‘以质取胜、以诚取信’工作理念,着力推动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促进“烟叶+蔬菜”“烟叶+旅游”“烟叶+苗木”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烟农增收样板,助力村民迈上致富大道。

  5月的榛子乡,田里处处可见忙着移栽烟苗、辣椒苗的村民。榛子乡海拔1300米,土壤及气候条件良好,是兴山县核心烟区,也是全市有名的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

  在榛子乡幸福村,占地16亩的高山育苗工场内外一片忙碌景象,一盘盘绿油油的烟苗被村民装上三轮车、小卡车。清早,育林村烟农游成章就和妻子开着小卡车来育苗工场拉烟苗。

  “今年种烟50亩,还种了一些辣椒,烟苗差不多一车正好拉完。”游成章说,“前些年,自己一过春节就得忙活育苗,一直忙到四五月,费时费力不说,质量也不稳定。近年来,全县推行专业化、商品化育苗,价格合理,质量可靠,成活率高,现在种烟省劲多了。”

  高山育苗工场春季集中培育烟苗,夏秋季节还培育花卉、苗木。兴山县金鹏烟叶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与宜昌花园里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共享育苗大棚资源,5月前育烟苗,6月开始育花卉苗,提升了大棚利用率,降低了育苗和管护成本,实现了错峰使用、互惠互利。

  在宜昌市局(公司)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办公室主任张双祥看来,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的关键是“固本强基”,奋力做实做优烟叶产业。

  宜昌市局(公司)着力破解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高等痛点,在兴山、秭归等烟区推进农艺农机融合发展,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夯实烟叶产业发展基础。

  榛子乡和平村职业烟农熊思君种烟近10年,今年种了48亩。以往一到移栽季节,就要发愁找工人,“大家移栽、采摘都在那几天,用工不好找”。近两年,兴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依托烟叶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育苗、整地、移栽、田间管理等全流程机械化作业,助力烟农轻松种烟、高效种烟。

  “这块烟田近7亩,请工的话至少需要3个工,用机械移栽能省一半工,而且半天就能栽完。”熊思君指着不远处正在使用移栽机移栽烟苗的丈夫和公公说。

  不仅是育苗、起垄、覆膜、移栽轻松了,就是以往让烟农提心吊胆的烘烤,如今随着专业化服务和智能化烘烤设施普及,也不再是“老大难”问题。“烟叶进烤房后,烘烤服务队员设置烘烤程序控制火力、温度,烤制效果差不了。”熊思君说。

  此外,宜昌市局(公司)在榛子乡配套建设生物质颗粒加工厂,将烟秆等废弃物加工成生物质燃料,既能节省烘烤用工、增加烟农收入,还能循环利用资源、实现节能环保。

  如果说“以烟为主”是“经线”,那么“多业融合”则是宜昌市局(公司)推进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的“纬线”。

  在榛子乡,随处可见两种地膜遍布田野:黑白相间的是烟田地膜,白色的是蔬菜地膜。

  “很多村民既是烟农,也是菜农。”兴山县局(营销部)烟叶生产管理办公室主任望运喜说,“烟叶收益稳定,村民用来保基本;蔬菜行情好时,收入也十分可观。烟菜融合实现了产业互补发展。”

  榛子乡海拔较高,植被茂密,夏季凉爽,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不少村民看到了商机,纷纷办起民宿、农家乐。和平村烟农蒋忠芳就是其中一位。

  蒋忠芳今年40岁,他和妻子在自家小洋楼一楼开了个副食超市,将二三楼改造成了拥有6间客房的“清雅轩客栈”,吃上了“旅游饭”。

  “现在因为疫情,来的客人少;之前市里、县里都有客人过来游玩,每月能增加三四千元的收入。” 蒋忠芳说,“现在从县城到榛子乡的公路正在拓宽,来游玩的人会更多,经营民宿收入将更加可观。”

  通过 “烟叶+蔬菜”“烟叶+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榛子乡村民腰包鼓了起来,一些村民不仅在村里盖起小洋楼、买了小轿车,还有的在兴山县城或宜昌市区买了房。

  “建实建强烟区产业综合体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我们将继续以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发挥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在促进村民增收、财政稳收、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助力烟区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宜昌市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王大爱表示。

  作者:岳伍东 周文洁 张光宗


原文链接:https://zjyc.tobacco.gov.cn/art/2022/6/7/art_70_99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